繼「鐵娘子」吳儀,現任國務委員劉延東,在出任新一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之後,明年3月將升位一格,成為大陸國務院第2位女性副總理。

吳儀當年任副總理,分管對外經貿和市場,那是她的本行,在地方,她曾是北京分管這行的副市長;在中央,她曾是經貿部長。劉延東出任副總理,據說將跨界,要分管的是農業。

女工出身的劉延東,從中共北京市委到共青團中央,再到中共統戰部,一生沒跟農業沾過邊,出任國務委員,也是分管教科文衛體。當然,劉延東跟農業還是有點淵源,她父親劉瑞龍,在她8歲的時侯,就出任過中共農業部常務副部長,直到文革被打倒。

先不論有沒有資歷,還有運數這回事。有人說,劉延東命好,在官場一直就順風順水。你看,快要分管農業,又趕上中國農業最不發愁的時侯。

確實,今年中國大陸第1個經濟喜訊,就是由農業發出的。前兩天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今年中國大陸全國糧食總產量5億8,957萬噸,比去年增加1,836萬噸。

中國大陸今年的糧食豐收,被叫做「九連豐」或「九連增」,即連續第9個年頭實現糧食豐收和增產。而這是在糧食播種面積只增加0.6%的情況下,糧食單位面積提高2.6%,總產量增長3.2%。這樣看去,農業真的不用發愁,除非出現自然災害。

雖然中國大陸已由農業國轉型為工業國,中國大陸經濟中農業仍是穩定器。就以今年來說,農業豐收,至少是為滑落中的經濟,解除物價波動的警報。所謂「手中有糧,心裡不慌」,糧價一穩,市場物價就穩住一半,沒有通貨膨脹,就算是經濟「低增長」,也不至亂到哪裡去。

但是在研究農業的專家心裡,農業是喜中有憂。首先一憂,是糧食還是不夠。伴隨著中國大陸糧食今年「九年增」,出現一個新的紀錄,那就是中國大陸今年成為糧食淨進口國。

今年前十個月,中國大陸進口糧食按自己的口徑統計,已超過6,000萬噸,達到6,088萬噸。為何一邊大豐收,一邊要如此大量進口糧食?按中共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的說法,是糧食增產趕不上需求的增加。

這種產量增加趕不上需求增加,據說是因為有6億畝糧食播種面積的缺口。也就是說,中國大陸現在在保18億畝耕地,就算都保住了,還需要再種6億畝地,糧食才夠用。這6億畝地,不大好找,所以只能進口。

除了供求有矛盾,還有價格問題。中國農業部一位官員最近在一個會上說,「糧食不如礦泉水值錢,這不公平,也不合理。」在中國大陸,糧食真的比礦泉水便宜,這說的不是大老闆喝的法國礦泉水,而是中國土產的12元人民幣一瓶那種,而中國大陸市場上,加工好的大米和麵粉,大約2元多人民幣1斤,農民交的糧食,更便宜了。

糧食價格便宜,而農用生產資料,如化肥農藥都大幅加價,農業用的水、電、燃油也都越來越貴,難怪農民工越來越多,那是種糧食種不出人民幣來的原因。

糧價便宜,是因為政府要統一定價,政府要穩物價,第一眼看的就是糧價,一到通膨,第一動作就是平抑糧價。當然,有人說中國的糧價,已與國際市場倒掛了,即高過進口糧價了,已不便宜。但這價格機制有問題,中間好多方面,如化肥廠、糧食經營企業等在剝削,農民拿不到錢。

所以,中國大陸的糧食,中國大陸的農業,還真是喜中有憂。聞說候任總理李克強,把發展現代農業,定為他任內的四大經濟任務之一。現在要看劉延東,能否女承父業後發揚光大了。

本文出自正妹資訊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我愛正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