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世界日報╱社論】

薄熙來大案審判與中共18大召開在即,全球掀起了新一波的中國前途論戰。僅以西方輿論來看,就分為兩大派,一派認為,將代表極左派路線的薄熙來進行司法處置,表明習近平、李克強的新體制會推動進一步的改革開放,甚至包括政治體制的改革,來對付糾纏中共很久的貪污腐敗,民主、人權不彰等問題,讓中國可以在社會矛盾總爆發之前軟著陸。顯然,這些意見裡面包含了中國不能亂的期待。

而另一種意見則是,中共已經改革無力,利益集團阻撓了任何的進步可能性,而腐敗最終將導致社會大動亂,中共這條船將在習近平主政的十年內沉掉。曾經在冷戰後以「歷史終結」的預測聞名的美國學者法蘭西斯‧福山,在接受法新社訪問時指出,中國大陸由上至下的政治制度,在日益茁壯的中產階級壓力下,可能「在某個時間點崩潰」。福山認為,中共覺得必須除掉薄熙來的理由之一,是他擁有領袖魅力,他正在發展的民粹主義基礎,可能摧毀整個制度。福山的觀點並不孤單,曾想打開中國媒體新聞自由但最終鎩羽而歸的媒體大亨梅鐸,也在自己的推特上留言,謂中國正陷入危機之中,因為民眾對貪污感到憤怒。雖然他之後對此修正,但輿論風暴已經形成。

將薄案與中國前途相提並論,是對薄熙來和中國的誤解。薄熙來煽動民粹主義是真,但他的所作所為,以及他的私生活,卻是「土皇帝」的典型,薄熙來如果得逞,中國才是一團糟,堪比文革時期。因此,將薄熙來押上審判庭,對中國只有好處,沒有壞處。至於中國前途,也確實到了一個關鍵的時刻。

這是因為內外兩個原因,內在的原因當然是中共的貪污腐敗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而與此相反,法制的建設,則在走倒退之路,律師執業,竟然要宣布對共產黨領導的支持,顯示黨大於法的現狀,仍然會持續,這是中共改革的最大罩門。這些問題以前也存在,為何到了今天就過不去呢?那是因為中國的經濟增長,並沒有像前世界銀行副行長林毅夫所預測的,還可以持續20年,而是出現了下滑的趨勢,這種趨勢持續,自然就會喪失以前通過GDP兩位數的經濟增長來掩蓋社會矛盾,滯後政治改革的「優勢」,增加了社會矛盾爆發的危機。

外在的原因更加清楚,美國經濟復甦遲遲難以落實,民眾的耐心也逐漸消失,而政治對立黑白分裂的狀況,也因為歐巴馬執政不力,不見緩和,反而隨著總統大選的白熱化而加劇。美國的衰弱,不但讓中國所依賴的外需市場萎縮,讓出口外銷型的中國經濟雪上加霜,更為重要的是,美國在衰敗的過程中,勢必要扭轉頹勢,而最好的辦法就是把潛在的對手或者可能取而代之的對手消耗掉。在歐盟分崩離析的情況下,中國就是一個對象,因此,讓中國陷在中日爭端以及與東亞鄰居摩擦的旋渦中,是一個消耗中國和日本(曾經是美國的對手),乃至東亞的最佳途徑,因為中日和東亞,都可能成為美國衰落的催化劑。

中共領袖們很想帶動中國強大,再現漢唐盛世,他們也仔細研究西方大國崛起的興衰歷史。研究發現,從古羅馬、盛唐到今天的美國,大國的興起和繁榮有賴於社會的多元與寬容,但不幸的是,他們又發現,超級強國的多元寬容政策,又埋下了其衰落的隱患。於是,中共領袖們開始在推進多元寬容的改革和維持一黨獨大的兩難選擇中徘徊,甚至舉步維艱。

在這個歷史的關鍵時刻,習李等新一代的領袖必須認清,歷史上沒有出現過永遠不衰的強國,因此,他們的使命是把今天的中國帶入真正的強盛,而要在內外矛盾中突圍,走寬容多元的改革之路,是不二的選擇。

【2012-10-18/泰國世界日報】

本文出自正妹資訊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我愛正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