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巴黎3日綜合外電報導)根據今天發表的稻米基因體序列「地圖」,所有稻(亞洲型栽培稻)的始祖來自中國珠江流域。

這篇刊登在「自然」期刊(Nature)上的論文說,第一批栽培稻的品種「粳稻」(Oryza sativa japonica,蓬萊米),是由數千年前華南珠江流域中游的野生稻栽培而成。

稻米與小麥、玉米並列「三大」作物,供應全球糧食所需,迄今已衍生出數百個品種。

稻的起源,是科學界長期爭辯的議題。

科學家對第一種稻出現的時間、地點始終爭論不休。有人主張,第一種稻出現不是單一事件,是兩種野生稻同時為人種植為栽培稻。

稻可分為兩個主要亞種-「粳稻」和「秈稻」(Oryza sativa indica,在來米),前者粒短具黏性,後者粒長而不黏。

大陸(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韓斌為首的研究群匯集了巨大的資料庫,來比對稻米基因體(基因組)序列的細微變化。

資料庫涵蓋了各地不同型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446種,粳稻和秈稻共1083種。野生稻是現在食用、販賣稻米的原生種。

若干理論認為秈稻與野生稻是各自獨立栽培出來的,研究人員說,透過拼出稻米品種的譜系,就能證明這種理論是錯的。

第一種秈稻應是由粳稻和野生稻雜交培育而成。

這個雜交種後來傳到東南亞、南亞,農民為適應各地環境,栽培出數種品種,因而產生獨特的秈稻。

這篇論文沒提到人類將野生稻培育為栽培稻的確切年代。不過,2011年刊登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一篇論文說,第一種栽培稻出現於8200年前,這個時間符合中國長江流域出土的考古證據。1011004

本文出自正妹曉玉的新聞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我愛正妹 的頭像
    我愛正妹

    天天看正妹

    我愛正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