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

在海拔4800米、空氣平均含氧量只有內地的40%、被稱為「天路之巔」的唐古拉地區,18名平均年齡不到25歲的養路工人,擔負著青藏鐵路全線中海拔最高、條件最差、災害最多的125公里凍土線路的養護任務,為青藏鐵路安全運行保駕護航。

早上9點,內地已經入夏的時節,這裡的戶外溫度仍接近零攝氏度,記者來到位於唐古拉山口的青藏鐵路唐古拉工務段線路車間,和工務班班長于本蕃一起上路檢修設備。

于本蕃告訴記者,養路工人的首要任務是嚴密監視溫度、溼度及其他氣象因素變化對凍土路段的影響,並採取相應措施。「這裡海拔高、溼度低,全年最低氣溫零下40多攝氏度,晝夜溫差超過30攝氏度,鐵路可能因為熱脹冷縮或者路基翻漿帶來安全隱患,我們必須隨時發現,隨時排除。」

巡線過程中,于本蕃對鐵路上的道釘幾乎逐個檢查。每行走100多米,于本蕃就會有意識地用腳踩一踩路基。「夏天最怕路基翻漿,對可能翻漿的路面,我們必須注意觀察。」

剛走了不到2公里,記者就感到氣短胸悶、頭暈目眩。有研究表明,人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上生活,相當於在平原負重20公斤,而海拔4500米以上的地區基本上不適合人類居住。

然而,腳下的這條橫亙生命禁區的「天路」,于本蕃和唐古拉線路車間的18名職工,已經堅守了整整6年。

據青藏鐵路公司黨委工作部的馬曉軍介紹,近年來,針對青藏鐵路凍土路段的實際情況,公司採用主動降溫措施,並引進「鐵路綜合專用數字移動通信系統」、「行車調度指揮系統」等先進管理系統,實現了青藏鐵路調度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如今,通過唐古拉凍土地段的列車能達到每小時100公里的當今高原鐵路最高時速。

由於凍土路段惡劣的自然條件,鐵路設備的使用壽命會大大縮短,因此需要定期更換。「去年春夏之際,上級派工程隊對我們段進行了線路大修和集中作業,我們負責配合。由於工期特別緊,我們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餓了就吃涼饅頭,一個月下來,18個隊員中累病了四五個。」于本蕃說。

走進養路工人的宿舍,記者看到在許多人的床邊或桌上,都擺放著關於鐵路養護方面的書籍。「養路工作看似簡單,其實是個技術活,加上唐古拉山‘風吹石頭跑,氧氣吃不飽,四季穿棉襖’,業務不精的人肯定幹不了。」養路工人楊凡說。

「現在條件已經好太多了,至少能住上磚房。我是2007年來的唐古拉車間,當時我們住的是活動板房,經常半個月吃不上一次蔬菜,一個月洗不上一次澡。冬天外面刮七八級大風,嚇得我們整夜不敢睡。」楊凡說。

根據相關規定,青藏鐵路沿線養路工人由於長期在高海拔地區工作,每年可享受三個月的輪休,但由於養路任務重,人手有限,養路工人經常犧牲寶貴的休息時間,堅守在生命禁區。

「我孩子都五歲了,可我和他在一起的時間加起來不到半年。上次回格爾木探親給孩子開家長會,結果進錯了教室,想起來真是又好笑又心酸。」養路工人李福茂說。

根據青藏鐵路公司提供的數據,青藏鐵路全線通車6年以來,已累計運送旅客近5300萬人次,貨物約24520萬噸,客、貨運量年均增長率分別為10.3%和15.7%,有力推動了青藏兩地的經濟社會發展。

【2012-07-03 新華社】

本文出自正妹資訊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我愛正妹 的頭像
    我愛正妹

    天天看正妹

    我愛正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